首页 > 最新热文 > 播报趣闻

鲁肃的一生:作为孙刘缔盟者 是无所作为憨厚傻气的老实人吗?

2022-09-12 23:53:57 作者:毁
相关解读鲁肃的一生:作为孙刘缔盟者 是无所作为憨厚傻气的老实人吗?
鲁肃为何一直坚持孙刘联盟 孙权不能单独对抗曹操吗 他是明白人

鲁肃的一生:作为孙刘缔盟者 是无所作为憨厚傻气的老实人吗?

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比忠义两全的徐庶高出多少。但不可置疑的是,这两个人都是三国时代的牛人,而这个人又比前面所讲的徐庶更加厉害!在三国这一段英雄如群星的历史里,他尤为重要,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小说或在影视、戏剧里,他总是被人忽视,甚至遭到贬损,承受着不公平的评价。

历史上真正的 单刀会 发起人并非关羽 ,而是东吴鲁肃

这是一个被岁月扭曲了细节,变得不再真实的人,他,便是东吴鲁肃,掌声有请!

鲁肃?看过《三国演义》小说、小人书或电视剧的人肯定都会对把这个人看扁了,也对,又有谁会看得起那个土里土气、笨头笨脑、跟在诸葛亮身后转悠的土包子呢?在罗贯中老先生的笔下,鲁肃成了一个忠厚而又平庸的老实人,老实到有几分傻气,平庸到成为反衬周瑜和诸葛亮聪明机智的配角,只会在一旁像个傻逼似的秀惊讶——“是么”、“不会吧”、“原来如此”,显得幼稚可笑,可不是我在贬损鲁肃。

比如《三国演义》里写到诸葛亮“草船借箭”那一章,诸葛亮邀鲁肃同往(《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这一章写道:“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一个是胸有成竹,一个是迷迷糊糊;一个是谈笑自若,一个是惊慌失色,反差可谓不大。最后诸葛孔明借箭成功,志得意满,而一旁的鲁肃钦敬拜服,一身俗气就这样冒出来了。

再如关云长“单刀赴会”那一章,鲁肃被孙权多次催促的情况下,为讨回荆州,不得不设下“鸿门宴”一计,席内暗藏刀斧手,并发帖请关羽赴宴。结果不仅没能达到目的,反而还被关羽识破“奸计”,活生生被羞辱一顿。这一章是这样写的:关羽强拉着鲁肃的手直到船边,鲁肃吓得“魂不附体”,“如痴似呆”,眼睁睁地“看着关公的船乘风而去”。在各种影视戏剧中,这样的场面被更加夸张地加以渲染,鲁肃几乎愚笨到无能。  

鲁肃当真是这样一个愚笨的人吗?非也非也,那只是罗贯中老先生笔下的鲁肃。只有没有看过正史的人才会把罗贯中老先生的侃侃而谈当真!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他不能永远当一个配角,在兴趣下,自己重新敲上键盘书写鲁肃这个人物,向历史讨还属于他的正面形象。

那么在正史中的鲁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在三国这段历史中,他的地位如何?在孙权的阵营中他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请往下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侍奉东吴,是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于东汉建宁五年(172 年)出生士族家庭,而鲁家也是当地的大族,也是商贾之辈。但他幼年父亲早亡,母亲虽然健在,却是在祖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说是孤儿,可家庭条件富裕衣食不愁。

和想象中的土财主不同,他并不是一个守财奴,而是慷慨大度、乐善好施。当时正值天下大乱,他更是不治家事,反而广散财物出卖田地,周济生活困难的乡亲,接济穷困潦倒的士人,颇得当地人心,如此仗义疏财,也深得乡人的敬慕。

而且鲁肃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是一个文武兼通的世家子弟,并不是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的人。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

最值得我点赞的是:鲁肃的家庭条件虽然富裕,但他在家里家外却是一个相当节俭的人!对于飞鹰走狗等一些纨绔玩物和饰品更是避而远之,更没有什么俗气奇葩的爱好。

 建安二年(197年),鲁肃率领部属百余人随周瑜到江南投奔孙权。孙权甚喜,请教天下大计,鲁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这就是著名的“二分天下之计”(不知道?没关系,后面会详细讲解。),因此鲁肃得到孙权的赏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手下将臣多主降,只有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接着鲁肃与周瑜又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在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为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孙权攻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驻守陆口。

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