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播报趣闻

闯王李自成兵败后,揭秘大顺军队去向(电视剧闯王李自成全集播放)

2022-09-12 23:54:06 作者:最美的痕迹叫做回憶〆
相关解读闯王李自成兵败后,揭秘大顺军队去向
揭秘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生死之谜 隐居出家当和尚

闯王李自成兵败后,大顺军队最后如何

在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以后,因为对吴三桂等明朝重要将领的安抚失策,导致吴三桂联清抗顺,李自成帅大军在山海关内一片石大战数日,最终大顺军不敌吴清联军,李自成决定弃守京城,退守西安。

揭秘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生死之谜 隐居出家当和尚

然而在多铎和阿济格两路清军的追击下,陕西也没能守住,李自成被迫率大军往河南湖北方向转移。1645年(顺治二年)五月初四,李自成在勘查路线时在九宫山被地方武装所杀。

李自成牺牲以后,大顺政权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继承人出来领导大军,那么大顺政权尚余的数十万大军去了哪里了呢?

东、西路大军

在失去陕西根据地之后,大顺军的撤退的时候分为两路进行撤退。一路由李自成、刘宗敏亲自率领由西安经商洛、豫西、湖北襄阳、武昌一线撤退的大顺军主力为东路;李过、高一功所统陕北及甘肃等地驻军经汉中、四川顺江而下至湖北荆州地区的大顺军为西路。

因李自成的突然牺牲,大将李宗敏在李自成牺牲之前已被清军俘杀,所以在大顺军内部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站出来领导大顺军余部。

东路大顺军主要将领有泽侯田见秀、义侯张鼐、绵侯袁宗第、磁侯刘芳亮、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将领郝摇旗、王进才、牛万才等,因为连续的作战与行军,导致各将领所率队伍人物极不均衡,以前的部下领导的军队人数甚至远高于之前的上司,所以在李自成牺牲之后,各部之间已经没有原先的领导关系,更像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自为政,东路军成了一盘散沙。

西路军改编为忠贞营

而同时,西路军基本保持了完整的建制,撤退到了湖北西部山区,从当时的形势可以看出,这只大顺军横在了清朝和南明之间,因此他们也成为了南北双方极力争取的对象,谁能够争取到这支生力军,就不仅可以取得该地区的控制权,关键还获得了极大的战斗部队。

清朝的湖广总督与南明隆武朝的湖广巡抚都对李锦(即李过)、高一功等人进行招抚,考虑到民族大义,最终,西路军的领导人决定归顺南明,一起对抗清军,西路军被改编为“忠贞营”。

但是,虽然被改编为“忠贞营”,但是依然被南明朝廷内的保守势力猜忌,极力主张联顺抗清的堵胤锡是位极有眼光的政治家,能够放下成见联合大顺军残部抗清,而堵胤锡的上司何腾蛟和其余的顽固派则守着“君父之仇,不共戴天”的迂腐思想,再加上骨子里对农民起义军的轻视,始终对“忠贞营”抱着仇视的态度,处处为难。

堵胤锡同李锦等大顺军将领达成联合抗清的协议以后,决定不失时机地发动恢复湖北的战役。他建议何腾蛟、章旷统兵由岳州北上,自己同忠贞营一道先攻下荆州,然后引兵东下同何、章部明军会师武昌。

东路军与夔东十三家

刘体纯,原随东路军南下的将领,在李自成牺牲之后于1645年冬至1646年带领部众进攻陕西失败后转入川东鄂西(即夔东)坚持抗清斗争。

袁宗第,原来是大顺军右营制将军,刘体纯的上级,但是在李自成牺牲之后失去了对右营诸将的节制,在湖南被占领之后也率部众进入夔东地区,与刘体纯合部。

郝摇旗(郝永忠),自1645年以后长期追随南明督师大学士何腾蛟,先后转战于湖南、广西兴安、桂林一带,在1649年何腾蛟被清军俘杀以后,他在南明内部举目无亲,也率部进入夔东地区,与之前的刘体纯、袁宗第合部。

而前文提到的“忠贞营”,到孙可望出兵贵州、四川,清军侵入广西时,高一功等忠贞营将士既打不过清定南王孔有德部,又不愿依附于孙可望,剩下的道路就是领兵北上夔东,同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大顺军旧部靠拢。

至此,原东路军先进入夔东地区,而西路军改编的“忠贞营”几经周折之后残部也进入夔东地区,大顺军残部经过几年的辗转终于在夔东地区又一次会合了。他们与当地的王光兴、贺珍和三谭等地方武装合称为“夔东十三家”。

夔东十三家的覆灭

顺治十八年(1661),南明永历帝被俘,次年李定国病死,部将有的牺牲,有的降清,结束了以大西军为主体的西南抗清斗争。

康熙元年(1662)七月,清朝四川总督李国英向朝廷建议发动四川、湖广、陕西三省会剿,并请朝廷确定统一进兵的日期。

清廷对夔东十三家推行“剿抚并重”的策略,先是派使者告知永历帝已经被俘杀、抗清势力在大陆地区基本被平定,并以高官厚禄引诱,然而大部分将领不为所动,所以最终的战斗依然十分激烈,以刘体纯、袁宗第和郝摇旗部的抗争最为激烈,他们依据自己经营多年的据点进行抗争,最终寡不敌众,兵败被俘。

夔东十三家,作为大顺军的残部,坚持抗清斗争一直到康熙二年(1663年),据崇祯失国已经过去了19年。他们的民族气节,足以令人为之感慨。

李自成逃亡后,亿万黄金去向何处 百年后场大雨揭开所有秘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