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解除同居关系纠纷——解除同居关系应该怎么处理?

2024-06-11 04:48:33 作者:

解除同居关系纠纷——解除同居关系应该怎么处理?(解除同居关系怎么处理)

男方在给付了女方结婚彩礼后,如果后面决定不结婚或结婚之后很快又离婚的话,那么就可能会涉及到彩礼的返还问题。但是实践中,解除同居关系彩礼纠纷怎么处理?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彩礼返还的情形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练命宣依垂艺还站自段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维那垂损结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度氧晚斤)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晚稳剧事调兵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根据上述科鲜歌再并规定,如果一方悔婚结婚彩礼怎么办,结婚彩礼应该返还。

二、不予返还结婚彩礼的情形

1.、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些委天套则何贵队美强校情形,一方请求返还彩礼的,不予支持。另外对该条中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消官单活困难的”的情形,应做限制性的解释。该情形亚医河争查杂是指给付彩礼的一张束庆判大植方婚前举债给付、婚后无经济来源偿还债务的,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财产给付、婚后无固定经济来源、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确定“生活困难”需根据给付彩礼的数额、给付人的生活来源、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目前可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确定。

2、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三)项所规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但是已经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待溶氧告左未,一般不予支持。又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晶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对型侵离沿料如穿八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第三、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就司法实践中如何掌握第三种情况作以下几点说明:首先要求“确已”用于共同生活。这就要求接受彩礼的一方,要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加以证实,避免依此为借口拒绝返还彩礼;其次女方在“结婚”前购买的倍知嫁妆,双方共同使用,不能视为用于共同生活。因为女方的嫁妆是其“婚前”财产,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男方也有其婚前财产用于给班蒸因飞听共同生活,都不能使去到史兴动挥减山末婷用该项规定;另外,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

有些情况下的彩礼是可以要求返还的,而有些情况下的彩礼则是不会进行返还的。究竟哪些彩礼是可以进行返还的,详细内容,各位可以从上文中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彩礼纠纷案件处理的一般原

婚约及彩礼纠纷若干疑难实务问题律师解答

彩礼返还纠纷如何牛紧至粮学德树早回处理,彩礼纠纷怎么解决



男女之间的同居关系是一种与夫妻关系很相似的关系,但是我国对这样的关系却是不保护的。如果男女想要解除同居关系的话,那么在处理方面也是与离婚有所区别。下面,要探索小编就来告诉你解除同居关系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在解除同居生活关系时,双方应首先经协商自愿达成财产的处理协议,协议的内容应不返强制性规定并尊重双方意愿。但在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时,对于处理同居时的财产产生纠纷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规定,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据此,若当事人双方就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问题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到法院起诉的。

解除同居关系的处理:

1、离婚后,双方未再婚,在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一方起诉离婚后,一般应解除其非法同居关系。

2、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要求“离婚”或解除同居关系的,经查证确属非法同居的,应一律判决予以解除。

3、解除非法同居时,对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应本着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及双方过错程度妥善处理。

4、解除非法同居,对在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有条件的,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子女送他人抚养,须征得另一方同意。

5、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共同财产处理。同居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财物,按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

6、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7、解除非法同居时,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适当予以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8、同居生活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继承财产的,可按《民法典》第一千几零五十九条规定,根据相互扶助的具体情况处理。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对子女抚养的相关规定: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同居关系是一种非法关系,法律允许当事人之间自己解除同居关系,但如果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话,则法院是不会受理的。但如果是要求法院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债务以及子女问题做出处理的,法院会参照夫妻关系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同居法律法规有哪些

解除同居关系子女抚养权怎么判

同居财产如何分割


延伸内容:
优秀解答:27073
同居关系如何经过法律解除 答:解除同居关系的处理:1、离婚后,双方未再婚,在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一方起诉离婚后,一般应解除其非法同居关系。2、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要求“离婚”或解除同居关系的,经查证确属非法同居的,应一律判决予以解除。3、解除非法同居时,对非婚生...
热心探索用户: 明白人de明白事 点赞
优秀解答:30640
民法典规定同居关系如何解除 答:法律分析:1、无配偶者之间同居后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自行解除即可,无须经任何部门办理手续;2、有配偶者之间或者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形成同居关系并要求解除的,由人民法院予以解除;3、同居者在同居期间形成了共同财产,因分割共同财产发生纠纷并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按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做出处理;...
热心探索用户: 136******74 点赞
优秀解答:60462
法院受理解除同居纠纷案件要求? 答:法律分析:同居纠纷案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双方均无配偶之间的同居。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对于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二、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的同居。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属于法律规定的,有配偶者与...
热心探索用户: 春天的xue 点赞
优秀解答:48588
同居关系如何经过法律解除 答:一、同居关系可以怎样解除 关于婚姻关系的解除方式有二:其一,协议方式,即双方达成 离婚协议 ,并到 婚姻登记 机关办理 离婚登记 ,婚姻关系即告解除。其二, 诉讼 方式,即一方将另一方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 ,或调解离婚。对于同居关系案件的解决,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
热心探索用户: 191******31 点赞
优秀解答:16587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依据 答:1、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一条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2、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
热心探索用户: 宸辰游艺策划 点赞
优秀解答:77643
到法院起诉解除同居关系的程序怎样 答:法律分析:一般来说,起诉的流程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想起诉解除同居关系的话,首先应该先准备身份证起诉状等材料。然后到法院立案,如果是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关系。如果双方都是没有配偶的话,法院也会判决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热心探索用户: 热心人热血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