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根据《婚姻法》第六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我国婚姻法没有对晚婚年龄进行明确规定。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会觉得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晚婚假期:
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根据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含3天法定婚假)。概常台过资最护高计杆各地晚婚假期实际不一。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现如今社会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结婚与生育的年龄也随着增大,当到了国家规定的年龄结婚和生育时就符合了晚婚晚育的政策,对于晚婚晚育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我们要明确晚婚晚育年龄以及其他的一些此方面的政策。
一、晚婚晚育年龄
(一)晚婚
国家对晚婚假的规定,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1、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2、初婚年龄的计算方法,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婚年龄=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本人的出生日期。
3、注意事项:
(1)晚婚的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如果一方为再婚,另一方为初婚,初婚的一方即使已达到晚婚年龄,也不属于晚婚。
(2)初婚年龄不能以举办婚礼的日期来计算。
(3)法定结婚年龄是《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晚婚年龄是计划生育法规所规定的提倡结婚年龄,在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基础上各往后推3年。
4、晚婚奖励:
(1)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夫妻,增加婚假一周;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晚婚假应当在婚假后连续使用。
(2)增加假期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单位在自行规定时,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并且不影响到其他奖金,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等。
(二)晚育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
1、晚育的定义。女年满24周岁的初育为晚育。
2、初育年龄的计算方法,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育年龄=孩子出生的日期-母亲出生的日期。
3、注意事项:
(1)晚育以女方年龄为准。只要女方初育时年龄已达到24周岁,就属于晚育。
(2)男女双方都必须是初育(第一次生育)。如果男方为再婚并且再婚前取得了较好效果。曾生育过孩子,再婚后女方虽然是初育并且已达到晚育年龄,也不属于晚育。
(3)晚育应大力提倡,主要通过宣传教育方式。规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删除夫妻应当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等条款,规定夫妻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
国家对晚婚晚育年龄有规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同时初婚年龄也有一定的计算方法。女子满24周岁的初育为晚育,如果男方为再婚并且再婚前取得了较好效果,曾生育过孩子即使再婚后女方是初育也不属于晚育。对于晚婚晚育国家大力提倡同时也有一定的奖励政策,通过宣传教育方式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要探索渭南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