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荐】铁西区律师 凤凰县律师 民勤县律师 丰城市律师 开发区律师 越西县律师 铁东区律师
若当事人因为环境污染损害提起诉讼的,此时也是要实际考虑诉讼时效问题的,若超过了规定的时效,则法院还是不会受理案件。那实际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话,请跟随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三年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来自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可见介鱼开妒,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为三年。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诉讼时效“从当为境脸帝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的规定于受害人不利。如前文所述,环境污染损害有间接性、潜伏性、长期性、遗传性等的特点,直接的和必然的因果关系链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是无法找到的,受害人往往“难以知道”或根本就“不知道”受到的是什么损害。在现代工业化如此发达的社会,受害者在知识方面往往是处于弱势地位,“应当知道”对他们来说大会过于苛刻了。在现时诉讼中,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是远远不能够保护受害当事人的。三年,往往在人们还不知就里时就早已过去了。诉讼时效是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的持续状态超过法定期间便丧失司法救济权的法律制度,其用意是督促受害人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三年的诉讼时效,因损害客观上的特点,决定了受害人主观上再步扬积极也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
(二)最长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则冲限胶现固乱值优端培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环境损害赔偿的最长诉讼时效升树期赵源后兵次较另沿用民法通则二十年的规定,这是一个不罗尽需计衡密体植可变的除斥期间。
这里的问题首先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将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表述为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而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三年诉讼巴时效表述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环罪买况汽假开耐略资血“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二者的不一致是法律上的程反殖保概记地克磁不协调。前者着眼于主观认识意义过尔觉考须药革环上的法律权利是否受到伤害,后者着眼于客观存在意义上的财产或身体健康是否受到伤害。其次,二十年对于环境污染受害者的青边诉求偿来说,第一,本身业执阻也不够长,已知的日本富山痛痛病病因自初次发现患者到政府确定历时22年,熊本水俣病的病因确定经过15年,未知的环境污染引发的损害原因的查明,又有谁能保证会比这更乐观一些呢?第二,由于本身的不够长,因而也就不能弥补三年时效短的缺陷。
综上,当事人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限是三年,但对此也是有一个最长的时效的,也就是20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超过20年的,则法院将不予保护。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喜技句煤晶型若续林里的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怎么算?
如何确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环境污染侵权原告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环境污染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现在有的小加工企业还违规排放污染物,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破坏。受害侵害的居民,可以向环保局投诉,或者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涉事企业赔偿损失。那么,环保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下面我们通过本文做个具体了解。
一、环保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关于受到环境损害提起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规定: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本条规定的诉讼时效仅指对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环境损害的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也就是要求污染者或生态破坏者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如果受害人要求污染者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则受3年的诉讼时效期限制,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但如果受害人要求污染者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的侵权责任,则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二、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方式是什么?
污染危害一旦确定是因企业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或企业应负有责任,企业必须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污染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大体包括以下几项:由于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他人的直接经济损失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受害者为恢复生产或为减少污染损害所支付的费用;受害者为消除污染危害所实际需要的费用。
赔偿采用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常年性赔偿的方式,即根据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当年或更长时间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实事求是地确定一个受损数额,在排污量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每年向受害者支付这一确定数额;二是即损即赔的方式,即污染一次就赔偿一次。这种方式比较常用,但对于排污不稳定、经常造成污染损害的企业,必须拿出很大的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进行赔偿时,应在环保部门的组织下,会同有关部门、当事各方对污染受害面积、受害作物及受害畜禽、鱼类的数量和受害程度,以及他们在近年的平均产量或近年平均效益进行实地勘查,在实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污染物损害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然后计算出应赔偿的基本数额,再综合考虑受害者为消除污染、减轻危害所需要的各项费用数额,初步确定出污染损害赔偿数额,最后在环保部门的主持下,经过双方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综上所述,采取诉讼手段维权是居民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方式,根据规定,环保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法院受理这类案件后,会展开审理,涉事企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话,可以通过赔礼道歉、整顿整改及支付赔偿金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