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保释与取保候审不同

2024-06-23 05:56:12 作者:◆单、相思◇

保释与取保候审不同(取保候审和保释)

油受保释与取保候审的区别稳住具体如下:
1、理念不同。保释,是为了求甚号照神术布展工提高公民对抗国家权力的能力。取保候审,是为了打击犯罪。
2、适用的范围不一样。保释,能不关押尽量不关押,保释是常态,关押是例外。取保候审,能关押的尽量关押,关押是常态取保候审是例外。
3、程半社负群电众苦甚府序不一样。保释,关押被逮捕的人需要法官裁决。当事人有权电辩。取保候审,逮捕自然引起关老入苏权读押。取保候审需要申请。
4、权利不提居究间统节质官丝一样。保释,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取保候审,当事人只有申请权,不被批准没有法律救济途径。
5、重复取保。保释,只有一次。取保候审,可以继续。
保释是指在被逮捕几但胜对引染买方振尔的人提供担保或接受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释放的制度。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种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移致观就还半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完雨室环积具贵十酒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保释是英美国家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我们常在香港电影或者外国电影听到“保释”一词。中国法律中没有“保释”一词,有人把中国法律中的“取保候审”制度当做了“保释”。

保释与取保候审有共同之处:

1、都是对涉嫌犯罪的犯罪嫌疑采取的暂时不予以关押。

2、都要求涉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提供相关的担保为暂时不予以关押提供保证。

3、都是要求暂时不予以关押的犯罪嫌疑人不得逃避、防碍侦查或者审判。

但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的差异的差异是很大的。两者的性质、理念、适用对象、运作程序、保证方式、保后的监控措施、决定机关、甚至律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有很大区别。

保释与取保候审不同

保释与取保候审的不同之处在于:

1.理念不同

保释——提高公民对抗国家权力的能力。

取保候审——打击犯罪。

任何一项诉讼制度都是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作支撑的,保释制度的理论基础有四。

(一)自由理念

自由是人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公民行使其它权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应尽可能地给予保护而不是剥夺。在刑事程序中,强调对被告人合法自由权利的保护尤为重要。审前非法定理由不受羁押是诉讼参与人享有的消极自由,那么在诉讼程序中各个阶段的保释申请提出权和保释请求复审权、上诉权则是诉讼参与人行使积极自由权利的体现。保释制度中保释是常态,羁押是例外,不到万不得已,个人自由不能被牺牲。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倘若一面堂皇地宣扬被追诉人的主体地位和种种诉讼权利,一面却以剥夺被追诉人的人身自由为普遍现象,以审前羁押为常态,这无疑是一个悖论。

中国的取保候审理念是,犯罪嫌疑人就应当羁押。羁押是常态。只有超期羁押、怀孕、生活不能自己或者有其他法定理由的极少数人才可以取保候审。

(二)无罪推定

无罪推定,指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法定的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把他看作是无罪的人。无罪的人不能剥夺人身自由。

贝卡利亚说过:“如果犯罪是不肯定的,就不应折磨一个无辜者,因为在法律看来,他的罪行并没有得到证实” 。既然那些等待审判的犯罪嫌疑人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无罪的,将那些在法律上无罪的人拘禁或羁押在监狱里就需要正当理由。既然审判结果宣告前是无罪的,那么羁押就是与之相矛盾的,除非完全必要。由此可见保释制度保证了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实现,而这一原则又为保释制度在审前的进一步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

中国接受无罪推定原则不管十几年,中国习惯与将犯罪嫌疑人等同与犯罪人。

(三)控辩平衡

国家掌握着充足的司法资源,国家机关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发现、证实、惩罚犯罪,以实现国家的刑罚权,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但权力具有易腐性、扩张性、破坏性。孟得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西方人从不相信国家权力,认为国家权力中潜伏着侵犯个人权利的危机,为消除这种危机,就必须强调个人诉讼能力与国家强制力的均衡,用权利来制约权力。

在审前程序中,被逮捕者一旦被怀疑有罪并被限制人身自由后,面对的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国家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调取和收集其有罪的证据。而被逮捕者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其申辩和证明自己无罪比司法当局证明其有罪要困难得多。这是不公平的。就像拳击比赛,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两名选手是无法相抗衡的。

保释权是平等武装、控辩平衡思想的一种反映,它是为了确保某项公平、自然正义的理念不受特殊情况影响而赋予的,是犯罪嫌疑人诉讼地位提高的表现。

中国人缺乏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平等的观念。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不是为了让被告人更有力量对付审判。

(四)诉讼效益

“没有正当的理由,人们不能使程序在运作过程中的经济消耗增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任何一位关心公共福利的人都有理由选择经济消耗较低的程序”。保释制度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减少羁押场所的压力,减轻关押犯罪嫌疑人的费用。国家专门机构便可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刑事追诉活动的其它环节,从而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2.适用的范围不一样

保释——能不关押尽量不关押,保释是常态,关押是例外。

取保候审——能关押的尽量关押,关押是常态,取保候审是例外。

英美国家,无论什么性质的案件都可以保释,并不因为罪行严重而被拒绝保释。

拒绝保释有三种情形:(1)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会按照保释要求出庭,如以前保释有潜逃记录而没有合理的解释。(2)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进一步犯罪。这是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前的经历与此犯罪的性质等因素来判定的。(3)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威胁、干扰、伤害证人。

一般说来,除特殊案件,如杀人、强奸、持枪抢劫、外国人犯罪、走私、毒品犯罪及有前科的案件外,其他案件的保释率很高。

而在我国,取保候审的范围相对就比较狭窄。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单纯从这一规定看,我国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是比较广的。问题是有关司法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取保候审范围进行了若干限制,再加上司法机关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作扩张性理解,造成拘留、逮捕后的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是例外选择的司法现状。同时办案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关于强制措施工作的出发点是能捕的尽量捕,而不是考虑尽可能取保候审。这样就造成了大多数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处于羁押状态。

3.程序不一样。

保释——关押被逮捕的人需要法官裁决。当事人有权申辩。

取保候审——逮捕自然引起关押。取保候审需要申请。

英美国家警察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后,须决定是羁押、无条件保释还是有条件保释。

决定羁押的,必须在24小时(最长不超过72小时)内提交治安法官,法官裁决准予关押才能关押,法官裁决予以保释的警察必须放人。开庭后,法庭仍须考虑是否应对被告人予以保释。

在我国,拘留、逮捕后自然引起关押,关押不用提交法官裁决。被关押的人也没有对是否应当关押向法官申辩的权利。取保候审是对拘留、逮捕措施的补充,而不是先决考虑。

4.权利不一样。

保释——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

取保候审——当事人只有申请权,不被批准没有法律救济途径。

在国外,保释是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基本的权利,司法部门首先必须优先考虑,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得拒绝。同时,犯罪嫌疑人及其代理人对与司法部门拒绝保释有权利提出上诉。

在我国,取保候审主要体现的不是权利而是权力的象征。取保候审的适用不是司法机关优先考虑的措施,他是由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辩护律师提出申请,理由正当符合条件的司法机关才能够同意并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对于司法机关拒绝申请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辩护律师没有其他的救济措施以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5,重复取保

保释——只有一次。

取保候审——可以重复。

国外的保释制度不存在重复保释的情况。

在我国却存在重复取保候审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1999年10月01日《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在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已经采取取保候审的,案件移送至审查起诉或者审判阶段时,如果需要继续取保候审,或者需要变更保证方式或强制措施的,受案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和移送案件的机关。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对继续采取保证金方式取保候审的,原则上不变更保证金数额,不再重新收取保证金。

由于在保释和取保候审之间存在以上差异,因此取保候审制度与保释制度是不同的诉讼制度。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制度,但实践中,大量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是拘留、逮捕措施。取保候审很少被采用。这与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第9条第3项关于“等候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规则”的规定,明显不相符合。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修改的方向是减少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推动取保候审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更多地被采用。


更多点评:
精彩发言用户ID:73484
保释和取保候审有什么区别 答: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如下:1、适用的范围不同:保释和取保候审适用于不同的国家;2、程序不一样:(1)与逮捕必然导致羁押的做法不同,警察实施逮捕后,须决定是羁押、无条件保释还是有条件保释,同时提取指纹并进行DNA取样,决定羁押的,必须在24小时内提交治安法官,开庭后,法庭仍须考虑是否应对被告人...
要探索用户: aliuwork 点赞
精彩发言用户ID:93250
保释金和取保候审金是一样的吗 答:不一样,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防止犯罪嫌疑人在取保期间逃跑或者重新违法犯罪的抵押,如果在取保期间没有违反有关规定的,取保期满要全额退还本人。而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如数缴纳后,由人民法院上缴国库,不存在退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
要探索用户: Mr17Sunflower 点赞
精彩发言用户ID:11918
取保候审和取保候审释放有什么区别? 答: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行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释放与取保候审的不同之处在于:适用的范围不一样。取保候审释放的适用范围很广泛。从理论上说,无论什么性质的案件都可以...
要探索用户: 七世离忧 点赞
精彩发言用户ID:97233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和欧美国家的“保释”制度有什么主要区别?_百度... 答:一样的,不同称呼而已。不过我们国家的限制条件要多些,而且适用的没有西方广泛。我国只有轻微的犯罪和取保后不会危害社会的才可以,而西方不是特严重的暴力犯罪,一般都可以保释。主要是执法理念不同造成的,按照罪行法定原则,没有被法院判决的人都是无罪的,享有和其他公民一样的权利,不应该剥夺自由。
要探索用户: ppsh01 点赞 4
精彩发言用户ID:51911
保释是什么意思 答:保释即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
要探索用户: 135*****242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