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宗师孔丘
出山口,已见前面一条沙河,沙河两岸尽栽垂柳,碧玉千树,青丝万条,一棵大树之下,有一宽衣博带之人,衣带飘飘,髯须俊逸,威坐不言。敢当知其为贤人,于事渡河参见。
“此为何人”敢当问梢工;
“和圣柳下惠”,梢工。
敢当下船登陆,移步参见。
和圣见敢当站在近前,于是起家还礼。
“请贤人教我”敢当把与巨怪相搏之事问之;
“对人之争我知,而鬼魅之事不知也”和圣报告敢当;
“对人之争如何?”
“和为贵”。
“敢当听所辩之,妖妖怪怪到处害人,不除怎么能行?”
“奸恶必除”和圣很刚强,“但除之又生,如何?不若寻木求源以治之”。
敢当称是。
“有一人定会帮你,向西南百里有曲阜一地,为鲁国城都,有儒家宗师孔子,五行造身,两仪成性。助人顺阴阳明教养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把稳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其仁义可以助你镇之。”
说罢,和圣隐去,只留敢当于河岸。
敢当奔向西南,只见阙里人来人往,多为修业游子,身背书卷,或提宝剑,或抱琴筝。
敢当随几个书生进入一个大院子,院内苍松挺劲,侧柏当空,见一书生底头地树下高声念书,石敢当上前。
“敢问老师,宗师在否?”
“别叫我老师”书生停下念书说,“我是这里最笨的门生,叫曾子,家师已出远门,环游各国去了”
“何时能归?”
“三年左右吧”
“这怎么办?”
“敢问壮士因何求见家师?”
敢当把所求之事讲了:
“噢”曾子想了想,“仿佛老师出门时交待我一件什么事来?说有个从泰山上来的壮士来的话……”
敢当忙问:“说什么来着?”,
“想不起来了”;
“再想想,再想想”敢当急了;
曾子嘴里嘟囔了一会,猛地站了起来,“想起来了,仿佛送给你一个工具,在我书房里,我顿时去取”,一溜烟跑进里院;
时间不太,手里拿着一个小包又跑了返来。
敢当接过,打开,内里包裹着一牍竹片,上面一个白金泥籀文“仁”。
敢当从怀里取出泰山镇石,“仁”字飘出,向泰山镇石背面印去。刹时,泰山镇石呈红黄白绿黑之五色毫光,与敢当体内红黄白绿黑相映,极尽法力。
空中有一声音传来:你曾为战神石斧,有石之姓,有敢当之名,应得儒家之号“石敢当”。“石敢当”之名集佛、道、儒于一身,你当好自为之。
曾子张口结舌望着石敢当致谢而去。
跑到荒田野外。
石敢当放声大呼,我叫“石敢当”,其声若洪鼓,传之极远,鬼魅警闻,摄之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