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探索发现

广东那座滨海小镇,汗青上曾取天津卫齐名

2022-11-16 09:33:40 作者:该滚的滚该留的留ぃ
相关解读广东这座滨海小镇,历史上曾与天津卫齐名
广东这座滨海小镇,历史上曾与天津卫齐名


明朝创建今后,明太祖朱元璋相继在天下边疆、要塞、海防建置都司、卫、所的军政机构,分兵看管,这便是贯串整个明朝的卫所制度。


广东这座滨海小镇,历史上曾与天津卫齐名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镇守广东的明朝建国将军朱亮祖,创建碣石卫,统辖平海所(今惠东县平海区)、捷胜所(今海丰县捷胜区)、甲子所(今陆丰市甲子镇),驻五千六百兵员,成为其时天下三十六卫之一,与天津卫、沈阳卫、威海卫等齐名,乃至连东沙群岛都属于碣石卫的统领。这便是今日广东陆丰市碣石镇的前身。


600多年已往了,碣石镇固然早已比不上天津、沈阳等大都会,但这座位于碣石湾畔的小镇,依旧有她本身的故事,碣石镇入选第三批“中国汗青文假名镇”,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3千米,户籍总生齿25万多,作为镇的范围来说,算黑白常繁荣。


广东陆丰市碣石镇,东临碣石湾,与金厢镇隔水相望,西对岸即汕尾城区。来到碣石镇,玄武山黑白去不行的地方。


玄武庙门票25元,登顶福星塔5元,门票一共是30元,不算太贵,但这已经是整个汕尾市最贵的非体验类景点门票了,并且碣石镇当地人还免票。


玄武山是广东省级风物胜景区,玄武山元山寺也是汕尾市现在仅有的两处天下重点文物爱护单元之一。


碣石明清卫所的遗迹已经难以寻找,但玄武山不但与碣石古卫城的汗青痛痒相关,并且还留下了浩繁名流题刻,是现在碣石镇最值得一去的汗青奇迹。


‍拾阶而上,石亭‍内有一石碑,上刻有刘海粟老老师93岁的题字“钟灵毓秀”四字,明清时期600多年的海防光阴中,碣石卫及其辖下的平海、捷胜、甲子等名城造就了大量的海军人才,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广东海军提督方耀、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等等都曾任碣石卫总兵,而两广总督林则徐也曾亲赴碣石卫观察防务。


玄武山现实上算不上是一座山,顶多算个小土包,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里是远近有名的拜神之地。


玄武山有座元山寺,寺院三进,算不上很大,但相传非常灵验,并且古庙雕梁画栋,非常精巧,还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艺术代价相称高。


对付本地人来说,玄武山重要还不是旅行区,而是拜神之处,当地人逢年过节,碰到困难题目,都要到这里来拜一拜神灵。


关于元山寺灵签的传奇早已是广为听说,口碑载道,不但本地人会来拜佛求签,另有不少特地远道而来的外地人。


“玄武灵声”也是汕尾市八景之一,说的正是这千百年灵声远播,享誉海表里的故事。


元山寺的汗青要比碣石卫城长远得多,这座寺院始建于南宋建炎年(1127年),距今已有890多年的汗青了,明万积年间,碣石卫总兵侯建高主持计划扩建元山寺,将这里设计成了一座具有典范的明代修建气势派头和艺术特点的宫殿群体。


而越发奇妙的是,元山寺前有自然龟蛇两块巨石,一东一西保护着寺院和浮图,若有神助,你能看出这块巨石雷同石龟吗?


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别名龟蛇,便是龟蛇缠绕的形象,以是这两块巨石可谓恰如其分,堪称玄武山的点睛之笔。

元山寺前还储存着一座始建于明万积年间的大戏台,这座戏台也是粤东地域储存的最大的一座古刹古戏台,造型古朴,气概宏伟,戏台的木雕、石刻,人物、花鸟、故事宛在目前,千姿百态。


不管你拜不拜神,来元山寺都肯定没错,这座不大的寺院如同一座展示本地修建艺术的宫殿,精致的嵌瓷、彩绘、灰雕和木雕,都让人乐不思蜀。


走进寺内,更令人眼花狼籍,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精致,汕尾是潮汕、客家和广府文化的交汇处,而元山寺更多的是潮汕气势派头。


潮汕气势派头的手绘门神格外精致,形象高峻,人物传神,线条精致,色彩艳丽,每一尊门神都是一副满盈乡土头土脑息的艺术品。


元山寺固然在文革中被粉碎严峻,许多宝贵的文物毁于一旦,但这里牌匾非常值得细细咀嚼。


“灵声满道”是曾任碣石卫总兵的刘永福题写,刘永福便是汗青讲义中那位频频大北法军黑旗军将领。


“丕冒海阪”则是曾任碣石总兵的广东全省海军提督方耀题写,包罗虎门炮台在内的广东沿海诸多炮台,便是普宁人方耀主持构筑的。


“威宣岭表”为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天子御赐,这也是元山寺里的唯逐一块御赐碑,尔后面的“灵威遐播”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碣石总兵吴祥达题写。别的,元山寺中另有林则徐题写的“水德灵长”等数十块名流题匾。


元山寺内供奉的主神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也叫玄天天主,是我国玄门神仙中大名鼎鼎的尊神,湖北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以是至今元山寺另有“武当飞来”的牌匾。


真武大帝旁屹立着四大天王,从刺眼的金漆来看,也可以从侧面相识元山寺是一座香火何等茂盛的寺院。


元山寺后有一座照壁,上面嵌有“鱼跃龙门”铜雕,始置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1986年修复,现在看来也是许愿的灵应之地,龙头都被摸得发亮。


照壁背面即是玄武山至高点的福星塔,这座三层的小塔,一层叫做三元宫,二层叫做文昌殿,三层叫做魁垣。


这座看起来有点新的塔的确不是古修建了,1971年,古福星塔被炸毁,石料被用来砌海堤,十年后的1981年,曾经屹立了数百年的古塔得以重修,便是我们今日看到的这座福星塔。


塔虽不高,但倒是俯瞰元山寺和碣石镇的好地方,惋惜面前的碣石镇中,古卫城遗迹根本无存,解放后,为了进展交通奇迹,碣石卫城城墙被拆除,“农业学大寨”时,题刻有“碣石”的巨石被炸毁,石料被运去围海造田,在厥后的都会进展中,所剩无几的奇迹又陆续被毁。


以是现在的碣石卫城早已无处寻找,只余下依稀可见环绕碣北、碣石住民住户的一道土城垣,而中国汗青文假名镇碣石,最值得一去的只剩下这座玄武山了。


600多年汗青的碣石卫,900年汗青的元山寺,现在卫城奇迹已难寻,只有元山寺磨难之后旧貌换新颜。


明清时期的碣石,控惠、潮两郡之流派,是碣石镇汗青上最光辉的时期。明代名将俞大猷、侯继高,曾在这里聚集四方人马东征潮汕,扑灭倭寇,在城墙巨岩上面前目今“万世平静”;清道光年间,两广总督林则徐紧密存眷粤东海防火线抗英斗争,曾亲赴碣石卫观察防务训示官兵……


斗转星移,明日黄花,现在的碣石,固然仍旧是一座繁华的大镇,但早已无法和曾经职位地方相称的天津卫相比,汗青的光辉早已散去,只余下“碣石”这个响亮,却也鲜为人知的名称。#走吧自驾去观光##走吧去汕尾##元旦跨年去观光#

广东这座滨海小镇,历史上曾与天津卫齐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