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探索发现

山丹:千年军马场,中国良马地

2022-11-16 14:40:30 作者:表情不多心也不痛◇
相关解读山丹:千年军马场,中国良马地


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南境,在祁连山和焉支山之间环绕着一片平展广袤,牧草丰美的大草原,远了望去如同镶嵌在大地上一颗明亮晶莹的绿宝石。这便是有名天下的大马营草原,闻名的亚洲第一马场——山丹马场就坐落在这里。

山丹大马营草原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盆地,海拔约为2300米。全场总面积2192.5平方公里,约合329万亩,拥有草原100万亩左右。这里阵势平展宽阔,土肥草茂畜旺。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被终年不化的冰雪笼罩着,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而草原上的万顷油菜花却黄灿灿一片,一望无边,微风吹来,花涛汹涌,犹如钱塘江潮流,一浪推过一浪,滔滔向前,又如万马奔驰,当者披靡;加上蓝天白云下的一群群马牛羊粉饰此中,会使人孕育发生回来天然,返璞归真,如入梦乡的觉得。这里另有一座建于高山上的水库,有一条各处充满天然岩坑沟壑、峡谷两岸怪石突起、奇峰林立的洞穴峡;有千百年来保卫草原、治理军马的汉、明军事遗址……留下过很多满盈奇妙的传奇。凡到过这里的旅客,游兴大发乐不思蜀,依依不舍。

遥想太古光阴,马场草原是一个天苍苍野茫茫的天下,那边长满了齐腰的冰草、马兰,开着色彩缤纷的野花,处处是黄羊、青羊和梅花鹿。生存在祁连山麓的匈奴人逐草而居,过着一种清闲从容的游牧生存。为了感谢水草丰茂的大草原,为了感谢大天然的赏赐,匈奴人用石块堆成祭坛,请来萨满巫神,点燃袅袅柏香,唱起农歌古谣,祭祀漂亮的草原牧神。

西汉名将霍去病三过焉支山,取得了对匈奴的光辉的成功,匈奴人失去了祁连山和焉支山下广袤千里的草原,酸心地发出了”亡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家畜不蕃息”的悲惨叹息。在以车马为重要作战和运输气力的期间,历代王朝都非常器重养马业的进展,大马营草原使引起了汉王朝的高度存眷。这里不但阵势平展、水革丰茂、天气凉快相宜进展以马为主的畜牧业,并且地跨甘、青两省.平羌口、扁都口、白石崖、皇城等关口控扼甘青交通,是堵截羌族与匈奴联络的要害之地点。同时,为了稳健河西四郡,扩大西域边疆,战马既要放牧,又须不停增补。于是,西汉皇室便开始设“牧师苑”,在大马营草原这块风水宝地屯兵驻守、收养军马。从当时起,随着社会进展、生齿增进和频仍的战事,中原及华北地域已渐无设置大范围马场的大概.于是山丹大马营草原便以奇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条件,在中国马政史上据有了紧张职位地方。几千年来,这里一向是历代皇家培养军马的自然牧场。

丝路重镇山丹,坐落着天下第一雄师马场。这里不但汗青悠长、人文明亮,并且以生产良马有名于天下。关于山丹马,自古就有很多传奇,此中火焰驹的传奇最为逼真。

相传民国年间,山丹马场一匹母马产下一驹,其毛色黯淡,身瘦如柴,无论牧人怎样经心喂养都不上膘,且满身皮痂。大伙缓缓对它失去了信念,从今对它不怎么器重,在不知不觉中,这匹瘦马缓缓长大。有天晚上,一位山东籍牧人发觉马群中有一团火光,走到马群前却不见火光的影子。他把这件事报告了偕行,大伙都笑他头昏眼花,碰见磷火了。山东籍牧人不去世心,自此每晚躲在暗处观看。在一个阴雨气候,他独自赶着马群放牧,忽然一声响雷,那匹瘦马奋发头颅,尖声嘶鸣,口喷火光,惊得马群四散逃脱。一连频频雨天,山东牧人都发觉这匹瘦马尖叫喷火,是以断定这便是昔人所说的“火焰驹”。是年末,这位山东籍牧人提出辞职,要和场部结算人为回故乡。场部说结算人为要比及来年。山东籍牧人提出要那匹瘦马抵人为,场部允许了他的要求。他将瘦马骑到了远处一座破庙,用中药将瘦马的皮痂调理好,火焰驹显出了真身。山东籍牧人大喜过望,跨上宝马,一道火光走了。过后人们才知道他骑走的是千年难求的火焰驹,牧人们个个悔恨不已,厥后谁也没能发觉火焰驹的身影和雄姿。

火焰驹终究是神话传奇了,没有几多人信认为真的,但新中国建立后,新一代牧马人在这块漂亮的热土上制造着古迹,仅20年后的1971年,牧养的马匹高达20256匹。颠末30多年的艰苦高兴,经心培养乐成了天下良驹——山丹马,弥补了我国军需有用以驮为主的军马良种空缺。

在古代,生长在大马营草原的马匹,原为青藏马。但从汉代起.匈奴常占据这一地域,是以蒙古马大量进入,形成了既有蒙古马粗重壮实,适于挽用的特性,又承袭了青藏马敏锐精悍长处的混血马。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波斯等目标马种进入河西,对大马营马种的天然改进也孕育发生了积极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山丹马场马种的改进履历了四个阶段30年的时间。马种改进培养打算确定后,1953年到1954年,先后从满洲里接来原产自苏联的顿河种公马27匹、母马30匹,起首是杂交阶段,采纳人工授精要领.用顿河公马对本地母马举行杂交改进,生产出杂一代马,以图培养重乘轻挽马。从1963年起进入回交阶段,用本地种公马回交杂一代母马.或用杂一代公马配种本地母马。从1972年到1980年为横交阶段.对到达育种目的的混血马再经严厉选择,组建焦点群,采纳非亲缘同质选配法举行横交,降服其遗传上的不稳健性,牢固其精良性状。从1980年开始为自群繁育阶段,重点通过选种选配,创建更高尺度的焦点群,进一步牢固进步马匹精良品格。1984年,经判定验收确定为我国军马新品种——山丹马。1985年,山丹马获三军科技结果一等奖,同年,荣获国度级科学技能前进奖一等奖。作为一个军马新品种被写进《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多种养马学专著,在大马营草原几千年来的养马史上写下了灿烂绚烂的篇章。山丹马虽不像传奇中的“火焰驹那般奇妙,但体型和谐均匀,躯干粗壮雄健,气质机动彪悍;生殖性能好,顺应性强;驮力、长期力、越野力俱佳,以驮为主,驮、乘、驾兼优。善走对侧快步,走1000米只需时2分11秒。

汗青的脚步终究是要进步的,随着科学技能日月牙异并被遍及应用于国防军事,马队终极退出了汗青舞台,具有千百年汗青的山丹军马场,完成了汗青给予的任务;但繁息在大马营草原的良马仍旧在其他范畴发挥偏重要的作用,早已凝聚成了中华民族“天马精力”的一个详细象征,将和巍巍祁连一样万古长存。


  •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与我们联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