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放弃监护权吗

2024-06-12 00:22:30 作者:

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放弃监护权吗(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放弃吗)

法定监护人是指法律明确有规定的有监护权的人。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包含: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溶板基当手探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甚至裂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二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护记处鱼美民扩车几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黄得带践要城早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记个沿水容妒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孩子作为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只有让孩子在孩童时代得到自己父母的爱,才能够健康的成长。而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放弃监护权吗?下面要探索小编带大家去知悉。

一、父母可以放弃法定监护权吗?

《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除非因死亡、或父母子女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

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并承担监护人义务。非因法定事由限制或剥夺,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的监护权。

根据法律的规定,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没有权利放弃自己对孩子的监护权的。

二、法定监护人的范围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未 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 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 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三、法定监护人的设定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对精神病人设立的监护人。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亲属;

3、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4、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其除了在法定事由的情况丧失监护权,在其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监护权它不同于抚养权,抚养权可以放弃,但是监护权是不能随便放弃的。监护权的丧失也是由法定事由在法院的判决之下丧失的。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知识,可以致电要探索.


延伸内容:
优秀解答:84348
父母可以放弃监护权吗? 答:我国现行《民法总则》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也就是说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一般而言,父母是不能放弃监护权,除非父母死亡、被监护人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被法院撤销监护资格,监护权才消失。监护人资格的撤销情形有:(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二)怠于履...
热心探索用户: 成都沈辉律师 点赞 8
优秀解答:17292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一、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热心探索用户: 老吕普法 点赞
优秀解答:26832
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 答: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1、未成年人的法定第一顺序的监护人是父母,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3、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法律...
热心探索用户: 176******17 点赞
优秀解答:54603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监护人,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人。父母是青少年子女法定的监护人。义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监护、抚养以及帮助未成年人处理她们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如果监护人不履行自己的义务,给被监护人造成了损害的,那么可以追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热心探索用户: songcong1026 点赞
优秀解答:19544
父母是否可以没收未成年子女私人物品 答:父母作为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出自履行监护职责,有权没收未成年子女私人物品。在没收子女物品后,如果不是从子女利益出发,不得处理子女财产。在没收私人物品过程中应当从照顾子女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参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
热心探索用户: nbsunfire 点赞 3
优秀解答:69730
精神病人监护人父母年龄大可以放弃吗 答:精神病人母亲不可以作为监护人。二、监护人的权利有哪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监护人享有如下权利:1、规定监护人有获酬请求权纵观各国立法,关于监护人是否因监护行为取得报酬大概有三种类型:一为无偿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监护是无偿的社会义务,监护人无法从中获取报酬,如前苏联和我国;二为有偿原则,...
热心探索用户: 徐睿明律师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