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如何区分社区矫正与监外执行

2024-06-15 16:50:29 作者:霸道菇凉最给力

如何区分社区矫正与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属于监外执行吗)

社区矫正的定义:

社区矫正对被判处管制、缓刑革奏、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是一种非监狱矫正处罚或考验。实施社区矫正的主要原因是缓解监狱人满为患所带来的压力。目的是帮助被试改正他们的坏习惯,帮理化需引科余助他们在政府、社会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重返社会。

扩展资料:

社区矫正是一个外来语。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正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近代学派的学者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控室垂场造材情执普。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罪犯再社会化思潮,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罪犯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使社区矫正思想失间由孕育走向成熟,并逐渐由学说渗透到立法,再转化为各国的行刑实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与监外执行的关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社区矫正全面实施的背景下,监外执行已经基本被社区矫正所替代,随之而来的,是监外执行检察被社区矫正检察所替代。与监外执行相比,社区矫正检察缺乏细化地法律依据、任务更多、对象不同,当前急需制定符合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实际的《社区矫正检察办法》,使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有法可依。

总体来看,监外执行是以公安机关对监外执行罪犯进行监督考察为特点,社区矫正是以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监管、帮扶为特点。具体来说,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主要有:

(一)从概念属种看,二者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社区矫正是对罪犯的矫正的一种,而监外执行是自由刑执行的一种。对罪犯的矫正,按照地点、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监禁矫正和监外矫正,即监禁矫正和社区矫正,因为从中国目前来讲,监外矫正都是在社区内进行的,所以监外矫正和社区矫正是同一概念。自由刑的执行,按照地点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监内执行和监外执行。

(二)从适用范围上看,相同点是都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四种罪犯。不同点主要有三个。第一个不同点是监外执行包括被剥夺政治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社区矫正则不包括。根据 “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是: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适用范围主要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但是,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2条 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103条、第104条 之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配合公安机关履行监督职能。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的矫正和帮助不是必须的,而是出于罪犯本人的意愿。第二个不同点是称谓有所不同——前者是监外执行罪犯,后者是社区服刑人员。第三个不同点是社区矫正强调了其适用范围中的重点:“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监外执行则未明确其重点何在。

(三)从任务上看,二者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两院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的任务是: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监外执行的任务仅是前者的第一项:对监外执行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从任务上讲,社区矫正包括并且远远大于监外执行。

(四)从执行主体看,二者是不一致的。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生效前的《刑法》第38条、第76条、第85条、现行《刑诉法》(1996年修改)第214条、第217条、第218条,被判处管制、缓刑、被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即监外执行的执行主体是公安机关。2013年1月1日即将生效的新《刑事诉讼法》第254条、第258条、第259条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条、第32条则取消了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公安机关进行执行的规定,明确对这四类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在司法行政机关内部设立)负责执行。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仍由公安机关执行,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可见,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是两个: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前者负责被判处管制等四类罪犯的执行,后者负责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这一类罪犯的执行。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如果同时被剥夺政治权利,则其执行主体同时也是两个。剥夺政治权利部分由公安机关执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配合,而且这类罪犯应当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而不是凭其意愿。

(五)从时间更迭看,二者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在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即将生效的法律法规(新《刑诉法》)中,监外执行已经基本被社区矫正所替代。只有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这一种监外执行罪犯不强制实行社区矫正。正如有学者所讲,监外执行是中国社区矫正的早期形态。监外执行和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是一脉相承,代表着不同发展时期,有着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内涵与功能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探友更多点评:
探秘家特约ID:47675
监外执行社区矫正 答:法律分析: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是一种刑罚变更制度,指在法定情形下,依法将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的罪犯的行刑方式与地点进行变更,亦即改为监外执行,实行社区矫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第四条 ...
新晋用户名称: 166******02 点赞
探秘家特约ID:48566
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的区别是什么 答:两者的区别有四个方面:一是环境不同。监狱矫正是在监狱环境中进行的矫正,它以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为前提。社区矫正是将矫正对象放在社区即社会上进行矫正,它是以限制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或剥夺政治权利为前提。二是主体不同。监狱矫正的主体是人民警察,社区矫正的主体是社区矫正组织。三是矫正对象不同。...
新晋用户名称: 小琴OFV 点赞 9
探秘家特约ID:75779
什么是监外执行?有什么具体规定 01:47 回答: 华律网 时间: 2020年03月26日 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 监外执行是什么意思 答: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一律收监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
新晋用户名称: Logos55 点赞
探秘家特约ID:14780
社区矫正法34条 答:法律主观:社区矫正是指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和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与监禁刑罚不同的是把罪犯置于社区,做到与社会相融,基本不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一、解除社区矫正的条件《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
新晋用户名称: 非A淑女 点赞
探秘家特约ID:95228
怎么查询个人是不是监外执行 答:法律分析:监外执行的人员由执行地的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进行监督,要进行社区矫正服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
新晋用户名称: 范玲玲616 点赞
探秘家特约ID:1829
取保候审和监外执行有什么区别 答:3、两者执行地方不同。取保候审是在审判前,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采取的强制措施,一般在其居住地执行,最后不一定定罪;监外执行,是法院判决定罪量刑后,因符合条件,不在监狱或看守所,而在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刑罚。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1、与本案无牵连;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3、享有...
新晋用户名称: 178******30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