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关于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探析

2024-06-15 20:35:36 作者:江南烟雨゛断桥殇╮

关于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探析(共同犯罪犯罪中止的法律规定)

法律主观:

共同犯罪要态足认伤垂煤兵的犯罪中止的条件厚:在停止本人犯罪的前提阻止了其他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歼衫芹止了犯罪结果的来自发生。氏毕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 共同故意犯罪 ,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法律客观: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振识调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塌隐;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关于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认定标准问题,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先后出现了5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共同犯罪行为具有整体性特征,那么,其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也只能以整个共同犯罪是否最后达到完成状态来确定。个别共犯意图中止犯罪,必须在停止自己犯罪的同时,迫使其他共犯停止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或有效

关于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认定标准问题,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先后出现了5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共同犯罪行为具有整体性特征,那么,其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也只能以整个共同犯罪是否最后达到完成状态来确定。个别共犯意图中止犯罪,必须在停止自己犯罪的同时,迫使其他共犯停止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或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

第二种观点认为,共同犯罪行为虽具有整体性特征,但实际上是由每个共犯的独立行为组合而成的。其中个别共犯自动停止自己的犯罪,就同共同犯罪完全脱离了联系,与其后其他共犯的行为就不再有任何关联,因此,其自动停止犯罪就应被视为犯罪中止。

第三种观点认为,除主犯外,其他共犯中止的有效性,应以行为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为限。如果努力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行犯罪,但因能力有限而阻止无效的,仍可成立犯罪中止。

第四种观点认为,共犯中止的有效性,应以他是否有效地切断自己以前的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

第五种观点认为,判断共犯中止有效性的标准是中止者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与整体的共同犯罪行为解体,或中止者的中止行为必须能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危害行为已对共同犯罪行为所形成的原因力。

我们认为,对于共同犯罪行为而言,一方面,它并不是各个共犯行为的简单相加,而是表现为各个共犯行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不能认为其中某个共犯只要消极停止犯罪就可使自己脱离共同犯罪而成立犯罪中止;另一方面,尽管共同犯罪行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但这种有机联系在共同犯罪内部则表现为各个共犯行为的互相利用、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某个共犯出于中止的意图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的行为继续实施犯罪,则无疑使这种关系中断或消除,也就避免了该共犯的先前行为继续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其中止行为应视为犯罪中止。并非共同犯罪行为一经形成,某个共犯要中止犯罪不仅一定要阻止住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而且也一定要阻止住其他共犯在未利用其先前行为而继续实施犯罪时才可成立犯罪中止。因此第一、二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再进一步分析,共同犯罪中个别共犯并不仅限于其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住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在其未能阻止住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犯罪或其和其他共犯一起将犯罪实行行为实行终了而危害结果发生之前,该共犯只要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仍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第四种观点所说的切断中止者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第五种观点所说的中止者使自己的先前行为与整体的共同犯罪行为解体或消除自己的先前行为已经对共同犯罪行为所形成的原因力,既未能确切直观地揭示中止者先前行为与其他共犯先前行为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依赖的内在联系,从其所说的标准中也未能明确地反映出中止者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而成立犯罪中止的情况,因而也不够妥当。至于第三种观点所说的“除主犯外应以行为人力所能及为限”本身即与犯罪中止“有效性”的内涵要求不相一致。因此,我们主张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探友更多点评:
探秘家特约ID:48728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可以有哪些条件 答: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包括以下条件:1、中止行为应当具备及时性;2、全体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3、必须具备有效性,即有效的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新晋用户名称: 过河卒子传奇 点赞
探秘家特约ID:32044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什么意思 答: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一人决定中止犯罪以后,积极地劝其他人也放弃实施犯罪,其他人接受了劝告,则全案认定犯罪中止;如果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中止者可成立中止,其他共犯属于犯罪未遂;如果中止者仅仅自己停止犯罪,而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由于缺乏...
新晋用户名称: 刘通778899 点赞
探秘家特约ID:84769
关于犯罪中止 问:甲给乙5万元让乙替甲重伤丙,乙同意后找到丁,让丁重伤丙并答应给丁2万... 答:正确答案是既遂。这个考题答案是既遂的道理也是因为甲的中止行为缺乏有效性,不能单独成立中止。不过这是作为帮助犯从属于实行犯的既遂,如果上述例子中的甲某要成立中止,应当有效消除自己对共同犯罪的作用,即至少要收回自己提供的犯罪工具推车或钥匙,才可以单独成立犯罪中止。在共同实行的场合,其中有部分...
新晋用户名称: fashionnew 点赞 1
探秘家特约ID:44977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有哪些 答: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应当具备及时性。(2)全体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3)必须具备有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
新晋用户名称: wnask 点赞
探秘家特约ID:91239
犯罪人犯罪中止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答:法律分析: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共犯中的中止,是指一名共犯者在犯罪途中中止继续犯罪而从共犯关系中脱离。由于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具备有效性,即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若要有效地脱离共犯,行为人必须“消灭”或“切断”自己对共同犯罪的作用或影响。否则,单独的脱离仍然不能...
新晋用户名称: 鑫家律师事务所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