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什么是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2024-06-17 08:20:59 作者:给你邮寄月亮

什么是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最高可判多少年)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3、罪量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罪量要素概诉算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这里的严重扰乱社会程序,是指造成社会公如经作章众的心理恐慌,严重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教学、科研秩序等。
     加重处罚事由 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设求远众笑格爱山检笔信息罪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造成严重后果,是指由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而引起社会骚乱,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自伤、自杀的;致使停工停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一些年轻人出于好奇,在网络上编造一些虚假恐怖的信息,如果情节严重,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恐慌,当事人也会被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刑法中,有具体的罪名。那么,什么是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下面小编根据刑法有关条文和大家讲一讲。

一、什么是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罪。

2、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3、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威胁,却加以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而加以传播。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确实不知是虚假的恐怖信息而误认为是真实的恐怖信息,或者将某种非恐怖威胁的行动误认为是恐怖行动而加以编辑、发布,不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有的是想制造恐怖气氛;有的是对社会不满,制造混乱,发泄私愤;有的是想借此向社会施压企图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有的是精神虚无聊,借之寻找畸形乐趣,等等。动机如何,并不影响本罪成立。

二、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的行为,可以被用来煽动他人进行其他犯罪,如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煽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煽动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煽动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等等,此时,既会触犯本罪,又会触犯他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等,为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定罪科刑,不实行并罚。

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通过上面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这类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社会秩序。具体的表现有编造爆炸、生化威胁等恐怖信息,给社会带来一定不良后果的。法院在判决的时候,会根据犯罪情节而定,犯罪较轻的,量刑在五年以下。如果情节十分严重,则量刑标准在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热门点评达人:
探友ID号:41138
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属于什么犯罪 答:法律分析:编造、传播之一的行为。所谓编造,是指毫无根据的、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胡编乱造。其结果是产生虚假的即不存在、不真实、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所谓传播,是指采取各种方式将恐怖信息广泛加以宣扬、散布、扩散,以让公众知道。如只是在个别亲友之间加以议论,没有广泛散布、宣扬的,则不能构成本罪...
热门网友名称: 王晓旭律师 点赞 1
探友ID号:27753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认定和量刑标准 答: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深入解析与量刑标准</ 在信息社会中,编造并故意传播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行为,对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这种行为若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首先,让我们来剖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构成要素。本罪的核心在于扰乱...
热门网友名称: 武汉誉祥科技 点赞
探友ID号:92603
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属于什么犯罪 答:编造、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热门网友名称: 176******17 点赞
探友ID号:57029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 答:法律分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为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
热门网友名称: 90念想29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