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无效合同之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2024-06-17 10:11:53 作者:變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ヽ

无效合同之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无效合同诉讼费怎么收)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是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依据约定或法律规定而享有的合同撤销权、合同解除权等权利期限,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九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来自权利消灭。

对于无效合同之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应该如何确定?

第一种意见认为,起诉无效合同之债没有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期间,该起算点是以合同被宣告无效时开始计算。理由是:关于确认合同无效的请求属于形成权之诉,不应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期间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虽然因合同无效产生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赔偿损失请求权在性质上属于债权请求权范畴,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并从其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鉴于当事人并不享有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定权力,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产生的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即应以合同被宣告无效为无效合同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第二种意见认为,起诉无效合同之债没有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期间,该起算点是以约定履行期限是否届满而开始计算。理由是:权利人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是一个法律问题,应由法定裁判机关确定,但权利人知否其权利受到侵害则是一个事实问题,要靠证据来认定。合同是否无效并不影响当事人主张权利,而且确认合同无效和返还财产请求权是可以分开且应该分开的两个问题。如果无效合同之债产生于合同效力确认之后的观点成立的话,则意味着无效合同之债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因此,“即使在合同应当或事后已经被确认无效的情况下,已经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对方不履行合同而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的,其行使该项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亦应从合同约定的对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期限届满后的次日起计算。

对于第一种意见和第二种意见的引用部分之观点,分别来自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一终字第104号民事判决和最高人民法院(2003)民二终字第38号民事判决。由于争议很大,至今为止的司法解释不能统一作出规定,实属遗憾。尽管如此,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一、无效合同之债是合同之债的一种特殊情形。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无效的合同自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无论该合同是否或何时被确认无效,该合同所产生的债早在被确认之前就已经存在(与溯及力无关),合同是否无效并不能影响当事人对(无效)合同约定的合同利益有合理的预期,涉及到的是权益损害之赔偿,对合同的否定性评价只能影响到权益的类型:信赖利益抑或履行利益。

二、关于订立和履行无效合同产生的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赔偿损失请求权的性质,一致认为这种请求权属于缔约过失责任范畴,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但对诉讼时效期间应如何起算,则有本文的争议。如果认为只有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才产生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的请求权,从而应以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那么就完全忽视了权利人的主观认知能力,且与事实不符。《民法通则》第137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的规定,说明判断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不能不考虑权利人的主观性,应当以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标准,而这又只有以合同履行期限是否届满作为参考对象,来判断当事人是否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

三、如前所述,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并非是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才产生的。如当事人认为合同无效,则已经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如有争议,则应及时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效力予以确认;如当事人认为合同有效,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对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其也应该认识到权利已受到侵害。因此,合同的效力如何,不会影响到合同当事人主观上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这个事实,受到影响的只是与合同约定的权利是否一致。

四、例外的情形是,合同签订后,双方均未履行或者双方开始履行,甚至当事人双方均履行了合同义务,嗣后合同履行中或者合同履行期未满,但一方及时主张权利,合同被有权机构确认无效的,请求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之日起算。理由是这时的履行期限利益已失去存在的基础关系,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而且只有确认合同无效的判决或仲裁生效后,合同当事人依法享有受领人返还财产或要求有过错一方赔偿损失的权利才可能确定,特别是法院判决合同无效,但没有判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当事人要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合同被确认无效时开始计算。

五、对于没有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61条、第62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时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


今日评论家:
热门推荐用户ID:53888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时效起算怎么算 答:法律分析:无效合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
探友特约专家: 155*****922 点赞
热门推荐用户ID:46665
主张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答:法律分析:合同当事人主张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收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
探友特约专家: 159******05 点赞
热门推荐用户ID:66367
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期为几年? 答:法律分析:有的,但确认合同无效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确认合同无效后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但如果出现了中止和中断的话,那么就会进行延长,但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年,而对于此行为一般受害者就需要在二年之内提起诉讼,从而保障自己的胜诉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
探友特约专家: 130******58 点赞
热门推荐用户ID:45868
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答:法律分析: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而合同经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关于返还财产及赔偿损失的请求,应当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般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探友特约专家: 138*****315 点赞
热门推荐用户ID:93693
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 答:第三,对无效合同的确认适用诉讼时效,不符合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最后,无效合同的确认不适用诉讼时效,并不会必然影响交易安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探友特约专家: 财富管理朱律师 点赞
热门推荐用户ID:26267
确认合同无效诉讼时效 答: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也就是说,如果合同被认定为无效,那么自始至终都没有法律效力,因此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三、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民事行为无效、...
探友特约专家: 191******02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