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2024-06-19 02:19:35 作者:两人始,一人终。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包括哪些内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2017.6.12)

A, B, C

医疗机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其医疗水准的高低、医疗设备的数量会影响其服务效果。我国对医疗机构实行评级制度,对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实行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体现的是医院的硬软件情况,那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包括哪些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下相关知识吧。

一、门诊部基本标准:

1、科室设置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为选设科室。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2、人员:

①负责人必须具备执业医疗资格;

②至少有5名执业医师、其中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③至少有5名执业护士,其中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

④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3、房屋:

①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②每室必须独立并配备紫外线灯。

4、设备:应配备有基本设备及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5、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并成册可用。

6、注册资金到位。

二、西医诊所基本标准:

1、设置人、主要负责人必须为同一人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设有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3、人员:1名执业医师、1名执业护士。

4、房屋:

①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②每室必须独立,并配备紫外线灯。

5、设备:应配备有基本设备及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6、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定防范医学|教育网整理、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并成册可用。

7、注册资金到位。

三、中医诊所基本标准:

1、设置人、主要负责人必须为同一人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人员:至少有1名中医执业医师、1名中药士以上职称人员;

3、房屋:建筑面积不少40平方米;

4、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5、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并成册可用。

6、注册资金到位。

四、中西医结合诊所

1、设置人、主要负责人必须为同一人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设有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3、人员:1名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1名执业护士。

4、房屋:

①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②每室必须独立,并配备紫外线灯。

5、设备: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

6、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并成册可用。

7、注册资金到位。

五、口腔诊所:

1、设置人、主要负责人必须为同一人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牙椅:设有牙科治疗椅1台。

3、人员:设一台牙科治疗椅,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设二台牙科治疗椅,人员配备不少于3人;设三台牙科治疗椅,人员配备不少于5人。

4、至少有1名口腔执业医师,1名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5、房屋:

①每牙科治疗椅建筑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诊室每牙科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医学|教育网整理。

②配备紫外线灯。

6、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7、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并成册可用。

8、注册资金到位。

综上所述,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对门诊基本标准、农村卫生室标准、大型医院基本标准等进行了划分,主要的区分依据是医护人员数量、质量和医疗设备情况及医疗场所面积。卫生部门都根据基本标准每年对医疗机构进行验收检查,如果发现达不到标准的会要求其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更多解答:
热点ID:29572
医疗器械分类标准和方法是什么? 企业回答:医疗器械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主要基于其特点,如微创器材、有创器材、有源器材等其它基本原则。根据MDD附录IX93/42/EEC中的指南,或者使用英国卫生部门的硬盘(由生产商自行决定),可以将医疗机械分为以下四类:1. I级低风险性:包括用以输送、贮存或注入血液(血液以外)或非介入性机器设备、与受伤肌肤接触以防止渗漏或非介入性机器设备、临时性应用介入性仪器设备不能超过60分钟左右、从口腔到喉咙、耳道到鼓膜的介入性机器设备的短期内应用,延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左右、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用以长时间种植牙的介入性机器设备。2. IIa级低到中等… 我国根据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障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障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
网友用户: 广州格慧泰福 10 !function(e){"use strict";var t,n=function(){var e,t,n,r=0,o=0,i=0,c=0,a=0,u=0,s=0,f=0,l=/link?url=([^&]+)/,h=/?url=([^.]+)./,p="data-cklink",v=/[?&]tn=([^&]*)/;function d(e){if(!e)return!1;var t=l.exec(e)||h.exec(e);return!!t&&(l.exec(e)?t[1].length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