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今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门路,它看到泰西殖民主义者纷纷陵犯中国国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入侵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役。因为清当局妥协退让,清军执政鲜牙山惨败。9月初,平壤急急,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中国境内,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李鸿章不得不增兵朝鲜。
9月17日,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救兵使命预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黄海海面上与日本舰队遭遇,两边睁开鏖战。中国有10艘兵舰,日本有12艘兵舰,总的看来两边半斤八两。斗争刚一打响,主帅丁汝昌就身负重伤,帅旗也被炮火击落,桅杆倒坍,舰队失去了同一指挥,旗舰上炮弹也顿时用完。在这非常倒霉的危险时候,北洋舰队的绝大多数官兵没有退缩,“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自告奋勇,自动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重任。
邓世昌,广东省番禺县人。少小期间,他亲眼眼见外国入侵者的横暴,深感中华民族的苦难,开始萌发爱国头脑。14岁时他考入福州船政书院进修,结果优异。结业后,他历任“海东云”、“振威”、“镇北”、“扬威”等舰管带,1879年调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治事精勤”、“西学湛深”,平昔敬服士卒,生存俭朴,因而深得部属恋慕,是其时中国水师中不行多得的将才。此次海战中,邓世昌勇敢无畏。在他的指挥和影响下,“致远”号官兵在斗争中体现得分外英勇。也正是由于“致远”号的不屈不挠,它中弹最多,遍体鳞伤,最终舰上弹药也将近用完了。但邓世昌见义勇为,下令开足马力向仇人的主力舰——“吉野”号撞去,预备和它同归于尽。但“致远”号速率远不及“吉野”快,没有追上它。最终,“致远”号被“吉野”号放射的鱼雷击中,邓世昌和舰上的2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捐躯。
与此同时,其他战舰的爱国官兵,也勇敢战斗,狠击日舰,日舰伤亡惨重,“松岛”、“吉野”、“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等战舰遭重创,毙伤日寇数百人。此次海战,中国方面固然丧失不少,有4艘兵舰被击沉,但“镇远”、“定远”两艘主力舰仍旧齐备,修整后还可出战。
中国广阔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充实体现了坚韧的斗争精力和苦战究竟的好汉风格,我国反入侵史上谱写了光荣醒目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