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024-06-13 21:21:27 作者:

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疑罪从无的法律依据)

法律主观:

疑罪从无 的辩护意见的法律依据是:根据《 刑事诉讼法 》规定, 犯罪嫌疑人 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边鲜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是指 刑事诉讼 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食伤但国实不清, 证据 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确出随识朝感掉巴跳胡制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疑罪从无这个词听上去对我们稍有陌生,可以判断这是个刑事案件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从字面上拆解大概是,犯罪嫌疑人由于某种情况洗脱了嫌疑罪名,此时就非常好奇了,到底是什么情况导致罪名洗脱,下面跟随要探索来了解一下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

一、疑罪从无的概念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的法律原则。

二、什么情况下疑罪从无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由此可知疑罪从无并不是很难理解,上述很清楚的表述了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是当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时,法院作出不追究刑事责任和不起诉的决定,这种决定适用于情节轻微、时效过期、特赦免刑、告诉失效、当事人死亡、以其他法律为基准几种情况。这种判决可以说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人身保护,体现了嫌疑人也有人身权利,不可能一直呆在牢里等待洗脱嫌疑的那一天,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每一类的人身自由都有该有的尊重。



相关补充:
优质解答:92460
疑罪从无原则法律依据 答: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当控方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时,法庭应当判决被告人无罪。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避免了因证据不足而导致的误判和冤假错案。二、疑罪从无原则的重要性 疑罪从无原则的确立,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同时,...
热心探索用户: 191******13 点赞
优质解答:23203
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 01:25 回答: 法律部落 时间: 2022年06月21日 【法律分析】疑罪从无指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也不能排除嫌疑时,根据疑罪从无、有利被告原则,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有罪。当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实、充分时,检察院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 疑罪从无的法律依据 答: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被告人是否犯罪,没有合法合理的证据支撑,全案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证明。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热心探索用户: time摆渡一下 点赞
优质解答:16355
疑罪从无原则 答:法律分析:疑罪从无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而是在刑事诉讼法里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根据该规定,如果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的证据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要求,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
热心探索用户: 176******17 点赞
优质解答:69260
疑罪从无原则适用范围 答:法律分析:所谓“疑罪从无”,就是指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
热心探索用户: 186*****860 点赞
优质解答:93482
疑罪从无原则3大原则 答:法律分析:(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热心探索用户: specialseraph 点赞
优质解答:89716
疑从无罪原则 答:法律分析: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中,不管是在侦查阶段,还是审查起诉阶段,或者而是审判阶段,司法工作人员都是要坚持疑罪从无原则的,否则的话就会对嫌疑人、被告人利益造成损害。法律依据...
热心探索用户: yfhm20092010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