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算

2024-06-15 10:48:19 作者:性情古怪无人爱

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022企业所得税最新税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所征收的比例是会有一定的区别的,非居民企业满足一定的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减少一定的税率,只征收20%的,对于企业所得税进行申报的时候,是需要带齐相关的资料进行的。

  一、2022企业所得税最新税率是多


  1、企业所得税税率25%

  2、符合条件的则线望位初考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减按有虽影销总50%)20%

  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5%

  4、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15%

  5、线宽小于0.25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15%

  6、投资额超过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15%

  油续态此航找处7、设在西部地区的轴线游早封里政终获鼓励类产业企业15%

  8、广东横琴、福建平潭、深圳前海等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15%

  9、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0%

  10、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1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法云裂航全单正学下、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降便关坚怕湖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二、小规模纳德浓刘亚落压衣要个税人税率是什么

  1、以前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被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分别为6%和4%。而实际上,这些小规模纳税人耐额片混业经营的情况非常普遍,根本无法区分哪些是商督展青革占细负心业小规模纳税人,哪些是工业小规模纳税人。

  2、现在的税率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降至3%。


  三、企业所走动点得税的申报需要的资料

 屋正振松使胶庆急加病 ①企业所得税月(季)纳税申报表。

  ②企牛垂张化利亮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③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所史谓工言得税纳税申报表。

  ④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提交的改变存货计价方法的相关跳热杂互著王资料:书面说明(改变计算方法的情况,说明改变计算方法的原因),并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的文件。

  ⑤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提交的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的相关资料:白巴明护对你案技术项目开发计划(立项书)和技术开发费预算;技术研究专门机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上年及当年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项目和发生额的有效凭据,如经中介机构年审的,可提供中介机构对其技术开发费的审核确认报告。

  ⑥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提交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相关资料:有关部门认定的资格证书(复印件)、营业执照及高新技术产品或项目的有关资料。

  ⑦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提交的工效挂钩企业税前扣除的相关资料:附报行使出资者职责的有关部门制定或批准的工效挂钩方案,并按“两个低于”和实际发放原则对工效挂钩工资申报扣除。

  ⑧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说明坏账、呆账损失采取直接核销法还是备抵法。

  ⑨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说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确认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及各年度分摊收入情况。

  ⑩其他相关资料。



企业所得税顾名思义是企业交的税,但是这个企业是指什么样的企业呢,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要交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所得税的地域范围仅限是在中国国内的企业,境外企业是不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所得税在计算上又可以扣除的部分,但是也有国家规定的不能扣除的部分。小面就随着小编看一下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计算的问题。

计算方法

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是据以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⑵计税工资的扣除。条例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条例》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对“合理的”进行明确。

⑶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以前的扣除标准(提取比例分别为14%、2%、2.5%),但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了。在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⑷捐赠的扣除。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会计利润的12%以内的,允许扣除。超过12%的部分则不得扣除。

⑸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业务招待费,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交际应酬费用。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分别在下列限度内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也就是说,税法采用的是“两头卡”的方式。一方面,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只允许列支60%,是为了区分业务招待费中的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通过设计一个统一的比例,将业务招待费中的个人消费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额限制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是用来防止有些企业为不调增40%的业务招待费,采用多找餐费发票甚至假发票冲账,造成业务招待费虚高的情况。

⑹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的扣除。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在省级税务部门认可的上交比例和基数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⑺残疾人保障基金的扣除。对纳税人按当地政府规定上交的残疾人保障基金,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⑻财产、运输保险费的扣除。纳税人缴纳的财产。运输保险费,允许在计税时扣除。但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则应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⑼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扣除。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则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但租赁费中的利息支出。手续费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

⑽坏账准备金、呆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的扣除。纳税人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呆账准备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提取的标准暂按财务制度执行。纳税人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税时扣除。

⑾转让固定资产支出的扣除。纳税人转让固定资产支出是指转让、变卖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清理费用等支出。纳税人转让固定资产支出准予在计税时扣除。

⑿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的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的净损失,由纳税人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这里所说的净损失,不包括企业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纳税人发生的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由纳税人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可以在税前扣除。

⒀总机构管理费的扣除。纳税人支付给总机构的与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管理费,应当提供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的证明文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⒁国债利息收入的扣除。纳税人购买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⒂其他收入的扣除。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收入、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者,可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外,其余则应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⒃亏损弥补的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不得扣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⑴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支出。企业的资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应以提取折旧的方式逐步摊销。

⑵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各项费用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也不得直接扣除,应在其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⑶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⑷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纳税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

⑸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被税务部门处以的滞纳金和罚款、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以及上述以外的各项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

⑹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纳税人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⑺超过国家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纳税人用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⑻各种赞助支出。

⑼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计算的相关问题,其中可以看出,可以扣除的项目都是一些国家性的奖励、跟政府挂钩一些是可以扣除的,但是关乎罚金、有偿陪的部分都不可以扣除。从其中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主要是对可以进独立经济核算的公司征收的。



相同观点补充:
主编用户ID:29285
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答:法律分析: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探友名称: 139******12 点赞 1
主编用户ID:2460
企业所得税怎么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答:(1)企业所得税,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依照25%的税率计算缴纳。(2)即: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3)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以及其他合理的办法。(1)定...
探友名称: 湖北倍领科技 点赞
主编用户ID:51935
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2、企业所得税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探友名称: hhualawyer 点赞
主编用户ID:95502
所得税税率怎么计算 答: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计算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5%或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减免政策:企业所得税减免是指国家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为鼓励和扶持企业或某些特殊行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灵活调节措施。企业所得税条例原则规定了两项减免税优惠,一是民族...
探友名称: 李红艳律师 点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