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立案标准依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商业交易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票据,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对于票据业务,少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接触,有时就可能会出现对违法票据进行承兑的行为,并造成一定的损失。那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违法票据承兑罪的行为认定是怎样的?下文即这一问题的解答。
一、对违法票据承兑是什么?
本罪是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保证,造成金融机构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对违法票据承兑罪的行为认定是怎样的?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保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单位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保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三、对违法票据承兑罪的犯罪特征是怎样的?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具有以下构成特征:
(一)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票据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誉。
(二)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仅限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四)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在主观方面一般是过失犯罪,也不排除放任的故意。
如上所述的内容,便是关于对违法票据承兑罪的行为认定的相关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票据的应用是普遍的,因此,我们对其应当有更多的了解,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以更好的保证我们的经济安全,避免带来重大的损失。小编讲述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