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热文 > 法律探讯

意思表示是什么意思

2024-06-15 03:42:14 作者:狂犇de蜗牛

意思表示是什么意思(意思表示是什么意思用英语)

【答升宏案】:C
(1)选项A:要约属于有含蠢相对人的意思举六费望表示;(2)选项B: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来自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3)选项D:有相对人的谈笑陪意思表示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

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进行大宗物品买卖的时候一般会用到合同,此时我们就会接触到意思表示这个并不怎么特殊的名词。而在私法领域,意思表示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名词,并且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法律意义上的意思表示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意思表示的定义

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司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

二、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

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1,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

2,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a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例如签名。b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例如以邮件订货,投向咖啡自动贩卖器。c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如表示购买A书,兼具表示意识及效果意思。

三、表示方法

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即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发表的载体,可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形式。

1,明示

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的表示行为,除常见的口头语言、文字、表情语汇外,还包括依习惯使用的特定形体语汇,如举手招呼出租汽车,即表示有租用该车之意。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如以口头语言洽谈并订立的合同,以口头语言委托代理人,以口头立遗嘱。口头形式的优点是便捷,但也具有不易保留证据的缺点。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的特点是烦难不便,但却有郑重庄严和“白纸黑字,铁案如山”的优点。

2,默示形式

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默示所包含的意思,他人不能直接把握,而要通过推理手段才能理解。因此,默示形式只有在有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允许时才被使用。

默示,指由特定行为间接推定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所谓可推知,是从该行为中,一般人能够容易地推知其意思的内容。与默示意思表示不同,应予以区别的是沉默。沉默,是指单纯的不作为而言,即当事人既未明示其意思,也不能借他项事实,推知其意思。

总而言之,意思表示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表示自己的意思,它属于法律行为的范畴,是民法领域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订立合同等日常活动中涉及的比较多,因此大家不能小看则个并不特殊的名词哦。希望大家对意思表示是什么意思有足够的了解了。


相同观点补充:
主编用户ID:46964
什么是意思表示 答:意思表示是法律上的概念,指的是企图发生一定的私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一般表示于外部,并且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所以意思表示的本质是法律行为,需要存在法律效果的意愿并外露出来,并且发生公法上效果的行为不是意思表示。因此意思表示行为也是需要进行认定的,必须符合上述的法定要件才可以...
探友名称: 110ask88 点赞
主编用户ID:7996
民法上的 意思表示 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意思表现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的要件或内容.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的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意思表示必须具备3个要素...
探友名称: 尘封殇逝 点赞 3
主编用户ID:42563
意思表示的概念 答:意思表示的概念介绍如下: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私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1)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例如以传真订购书籍,停车于收费停车场,含羞点头答应男友之求婚等。(2)主...
探友名称: Shui得着 点赞
主编用户ID:2744
请问什么是行政法中的“意思表示”呢,请用不要太专业的术语回答一下,但... 答:行政法中的意思表示是行政主体有独立意思表示能力,且有法律效力(处分权的单方性)不以对方同意为成立的必要条件。这种意思表示的目的是要 直接发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使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变更或者在法律上确认。而民法中, 意思表示首先是一种行为,其次该行为指向的是一种内心意思;也就...
探友名称: 知道网友 点赞 1
主编用户ID:83667
简述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答:《民法》中的意思表示从生效时间看分为: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
探友名称: 华律网 点赞 3
主编用户ID:4786
民法中“表示行为”与“意思表示”是否同一个意思 答:不是的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包括: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内心意思以一定得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客观理解的行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探友名称: 小木煤德65 点赞 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