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离职。
我国法律规定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通常称之为“辞财雷齐程职权”。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时,只要提前三十天和村府书面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如五见粉足仅劳动合同,无需经过用人单位同意,三十天期满劳动合同正式解除。
扩展资料:
辞职办理流程
1、提前至人事领取员工辞职审批表。
2、填写员工辞职审批表。
3、人事专员查看员工档案是否有培训协议,确认员工是否在培训服务期内, 计算服务期内员工应支付公司的赔偿金额。
4、离职人员直接上级完成离职人员离职面谈、离职原因调查。
5、离职人员直接上级负责监督离职人员完成工作交接和工作使用的物品交接(如维修人员使用的维修用具等)。
6、人事完成辞职人员工衣、工鞋、更衣柜公用物品回收松;工作卡回收,并形成回收记务宣获章零留录,定期将辞职人员工作卡进行销毁。
7、员工在人事办理离职手续;人事工作人员与部门确认是否需要履行竞业裂思脱地动限制协议(如需要履行,将按照事业部要求签订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申请;
如不需要,将正常办理辞职手续);签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解后云四缺预更故反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在报审离职材料的同时提交用章使用流程。
8、部门经理审核辞职手续。
9、事行政经理审核辞职手续。
10、总经理审批辞职手续文件。
11、辞职人员领取相关辞职字行任称源跟过证明(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协必社力液议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证明)。
12、人事专员与薪酬专员沟通生成辞职人员当月薪资系统,办证薪资正常发放;
确认薪资系统生成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人力系统维护;网络管理员进行OA大、RTX办公软件账号删除维护。
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辞职吗?这是很多劳动者在遇到事情想要辞职时担忧的事情。在辞职上面,法律其实没有对劳动者做出太多的限制,但出于对单位利益的考虑,还是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下面就让要探索小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辞职吗
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辞职)分三种情况:
(1)依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2)依据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2、所以,辞职要合法理由非常重要,只要理由合法任何用人单位都不能拒绝,当然,如果没有合法的理由,不但不能走,你就是走了,单位也会找你的麻烦,得不到补偿金不说,还会要你交违约金,不给你办离职手续,对你今后的就业会有麻烦。
综上,即使劳动者在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是可以向单位辞职的。试用期间的,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而要是转正之后则要求提前一个月告知单位。
二、员工辞职时如何结算工资
1、劳动者因违法或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但要注意的是:
(1)劳动者必须具有主观过错;
(2)赔偿只算直接损失,不算间接损失。
2、具体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但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
上述两点的主要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
必要时可参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但须注意:该条例已经由国务院废止)
3、关于违约责任,你要注意《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约定范围的限制: 仅限于专项培训费的服务期条款、保密义务、竞业限制三种情况。而且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高级管理人员。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4、按照过去的规定,如果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钱来补偿损失,扣发的工资不得超过工资额的20%,且余额不得低于最低工资,但由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废止,所以。 法律依据:参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但须注意:该条例已经由国务院废止)。
从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知道,在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一样可以向单位辞职,不过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满足条件、提前一定的时间告知。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要探索的在线律师。